4月8日盤后,長虹能源(836239)發布2020年年度報告,去年公司實現營收19.52億元,同比增長37.77%;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54.59%;規模、利潤等核心指標創歷史新高。
長虹能源2018-2020年會計數據(單位/元)
分產品來看,2020年,長虹能源堿電營收11.06億,同比增長32.98%;碳電營收6658萬元,同比減少37.86%;鋰電營收7.41億元,同比增長78.41%。公司稱,堿電、鋰電營收同比增幅較大,主要為公司持續加大對高性能堿錳電池的研究、高倍率鋰電池的技術研發,子公司擴能帶動產銷規模進一步增加。
長虹能源2020年按產品分類主要數據(單位/元)
官方資料顯示,長虹能源目前已形成“堿電+鋰電”的雙產品體系。其中,堿錳電池業務布局綿陽和嘉興兩大制造基地,擁有二十多條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線,可生產LR20、LR14、LR6、LR03、6LR61等規格產品,具備年20億只產銷能力;鋰電業務布局于江蘇泰興——長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擁有高精度、自動化進口生產線,年可產銷2億只圓柱型18650、21700鋰離子電池,并具有“產品+服務”的鋰電PACK一站式系統解決能力。
據悉,長虹能源高度重視技術研發與積累,2020年公司研發投入864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4.43%,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有效提升了公司技術及產品競爭力。
堿性電池方面,長虹能源成功推出新一代U10系列堿性鋅錳電池,U10實現了在原U8基礎上的技術和性能全方位革新換代升級,在性能上媲美國際一流品牌。U10系列具有優異的大電流放電性能,在綜合放電性能上,各型號電池均有提升。在物聯網電池應用上,長虹U10電池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實現了在智能門鎖、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醫療等眾多場景更好的應用體驗。
鋰電池方面,長虹能源通過創造突破性的高性能電池材料及應用技術,全面提升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并拓展應用領域,其高倍率電芯及PACK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電動工具、園林工具、吸塵器、電動自行車等新能源領域。
年報還顯示,截至2020年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合計擁有“堿錳電池正電極體、堿錳電池及其制造方法”、“一種智能家居用鋰離子電池的制備方法”等99項專利技術。
此外,在項目進度方面,長虹三杰泰興三期投資項目已于去年完成設備安裝調試,于2021年1月試產,2021年3月實現達產。
電池網還注意到,3月10日,長虹能源公開發行股份1196萬股,募集資金2.7億,將用于“年產15億只無汞環保堿性鋅錳電池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及“高倍率鋰電池自動化生產線及PACK組裝項目”。
根據長虹能源的規劃,2021年,公司將加快堿性電池技改擴能進度,進一步提升產能規模;加快泰興三期和綿陽鋰電項目工程建設進度,確保按計劃達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