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分析,隨著下游需求或將不及預期的情緒逐步發酵,疊加碳酸鋰供應量級仍較為強勁,碳酸鋰呈現持續累庫。過剩格局延續下,碳酸鋰現貨價格持續下跌。

【編者按】正極材料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企業容百控股下轄公司——容百科技(微號:Ronbay688005)聯合推出正極材料資訊類周報,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制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合適資本推動中國正極材料行業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另外,探索與企業或機構聯辦欄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滿足公司和市場、用戶需求。我們期待著您的關注、參與和支持!

電池網總編室 容百科技

2025年3月24日

圖片來源:黃石發布

圖片來源:黃石發布

【項目】10億!含正極材料再生利用生產線!這一鋰電池再生項目落戶湖北黃石

據“黃石發布”消息,3月22日,湖北省黃石市下陸區2025年春季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在鋰電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產業園舉行。

在眾多簽約項目中,湖北省生態環保有限公司和武漢瑞科美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鋰電池再生利用及智能制造零碳產業園項目備受矚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分兩期實施。項目一期計劃建設2條電池正極材料再生利用生產線,1條電池負極材料再生利用生產線,1條年生產1GWh電池生產線。項目二期啟動建設生產廠區、辦公樓、倉儲、研發中心,新增建設2萬噸/年廢舊動力電池處理及配套項目,計劃建設2條電池正極材料再生利用生產線,打造鋰電池再生利用零碳產業園。(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動態】6億元!年產5500噸!甘肅白銀這一碳酸鋰項目三季度投產

據“白銀新聞”消息,甘肅微達利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簡稱:微達利)年產5500噸碳酸鋰項目目前已經完成了土建工程,將于7到8月份正式投產。

據介紹,微達利年產5,500噸碳酸鋰項目位于甘肅白銀靖遠縣劉川工業集中區,投資總額6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占地137畝,規劃建設4棟生產車間,總建筑面積達5.6萬平方米,項目采用行業內生產碳酸鋰的成熟生產工藝,達產后將形成年產5500噸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能力,第一年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5.23億元,繳納利稅2500萬元。二期項目也準備投入建設。(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政策】鎳、鈷、鋰等金屬礦產在列!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公開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礦產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完善以礦產資源法為核心的礦產資源法律法規體系,自然資源部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日前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024年11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2025年7月1日起施行。為保障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貫徹實施,亟須制定配套法規。

《征求意見稿》共八章七十五條,對新修訂的礦產資源法進行了全面細化。主要內容包括:完善地質調查制度;完善礦產資源規劃制度;完善礦業權管理制度;規范勘查開采管理;完善礦業用地管理;健全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制度;健全礦區生態修復制度;完善礦產資源儲備和應急管理制度。

礦產資源目錄顯示,錳、銅、鋁、鎳、鈷、鋰等金屬礦產,石墨、磷等非金屬礦產以及硫化氫氣等水氣礦產在列。(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看點】近十年單礦體資源量第一!四川錳礦資源上新

來自“四川自然資源”的消息顯示,近日,四川青川毛灣里錳礦普查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探獲錳礦資源量606.7萬噸。

經過長期勘探,毛灣里錳礦普查項目在普查區內探獲錳礦石推斷資源量462.8萬噸,同時在該普查區與南鄰采礦權區之間的空白區估算錳礦石推斷資源量143.9萬噸,總計606.7萬噸。

據悉,該項目單礦體資源量規模達到中型,位列當前川內單礦區錳礦累計資源量第二,近十年川內單礦體資源量第一。

截至目前,四川省“十四五”期間新增錳礦資源量816.62萬噸,完成率達102.08%。(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廈鎢新能:新能源材料年銷量超10萬噸 已切入固態電池材料賽道

【調研】廈鎢新能:新能源材料年銷量超10萬噸 已切入固態電池材料賽道

3月18日上午,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調研采訪團一行到訪廈鎢新能(688778),通過實地參觀調研,以及對話廈鎢新能董事長楊金洪、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副院長魏國禎等相關領導,深入探訪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電池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戰略布局與技術突破。

根據廈鎢新能此前發布的業績快報,2024年,公司新能源材料產品銷量約為10.24萬噸,其中3C消費市場出現明顯復蘇,隨著AI智能的逐步普及以及3C產品創新,進一步拉動對鈷酸鋰的需求量,公司鈷酸鋰實現銷量約4.62萬噸,同比增長33.52%,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在固態電池領域,廈鎢新能匹配氧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已實現供貨;硫化物路線固態電池的正極材料也在與國內外頭部企業合作開發中。廈鎢新能與知名電池企業合作研發的NL全新結構正極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環等主要性能上都顯著優于傳統的鈷酸鋰、三元材料等正極產品,預計將在3C消費電子、機器人、低空經濟、固態電池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楊金洪還提到,公司在固態電解質領域也有相關技術儲備。(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動態】總投資25億元!貴州大龍一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收尾

據貴州大龍開發區消息,近日,貴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產2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園項目二期建設現場,40余名工人正緊張有序地忙著外墻涂料、測量安裝、設備基礎預埋、室內地平澆筑和打磨拋光等工作,施工場景一派火熱。

“目前,廠房鋼結構主體已全部完工,項目整體綜合完成率達96%左右,現正在做一些小的收尾工作,室內在進行吊頂裝修、地坪硬化等,室外在進行附屬設施施工,包含室外管網、室外綠化、場坪硬化等,預計4月上旬完成所有的收尾工作。”該項目現場負責人常亞偉說,“后續我們還會根據企業的要求適當作出調整,爭取整個項目在交付后企業用起來更方便,更加符合生產需求,預計6月完成交付?!?/p>

據悉,貴州大龍年產25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25億元,主要建設年產10萬噸錳酸鋰正極材料生產線、4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生產線、1萬噸鈷酸鋰正極材料生產線、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分兩期進行。該項目二期為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內容包括1號廠房、廢水處理站、水泵房等,建成投產后可吸納100余人就業。(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年產4800噸硫酸鎳!陜西銀礦與紅馬科技戰略合作

3月18日,據“陜西銀礦”發布消息,近日,陜西銀礦礦業有限公司(簡稱:陜西銀礦)與陜西紅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紅馬科技)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進年產4800噸硫酸鎳項目建設。

據介紹,根據項目規劃,年產4,800噸硫酸鎳項目選址于陜西省渭南市韓城經開區西昝產業園省級化工園區,主要生產硫酸鎳、硫酸鈷等三元鋰電池前驅體核心原料。項目建成后,產品將直接供應給紅馬科技年產2萬噸三元前驅體生產線,形成“原料-材料-電池-回收”的全產業鏈閉環。

作為合作主體,陜西銀礦依托其托管的煎茶嶺鎳業核心資源,為項目提供堅實的原料保障。煎茶嶺鎳業現保有鎳資源礦石量高達4,158萬噸,鎳金屬量達17.3萬噸。通過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實施的百萬噸級升級改造,預計將形成年產9萬噸鎳精礦、5,000噸鎳金屬的產能。而紅馬科技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憑借其年產2.5萬噸三元正極材料的產業規模及領先的電池回收技術,將實現“礦山資源+循環再生”雙原料路徑的創新融合。(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動態】年產2.5萬噸!紫金礦業這一電池級碳酸鋰項目計劃年底投產

據“龍巖發布”消息,近日,位于福建上杭工業園區蛟洋新材料產業園的紫金鋰元粗碳制備年產2.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傳新動態,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進入地面建設階段。

據了解,該項目由紫金礦業(601899)全資子公司紫金鋰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占地面積80畝,總投資2.65億元,擬于2025年12月建成投產。項目依托紫金礦業阿根廷3Q鹽湖碳酸鋰以及其他工業級碳酸鋰資源,采用先進環保的碳化+樹脂除雜工藝,生產電池級碳酸鋰,應用于公司自產磷酸鐵鋰產品,有利于提高產品一致性和合格率項目達產后,年產量可達2.5萬噸,預計年營業收入將達到19.91億元。(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項目】總投資11億元!華陽集團萬噸級鈉電正負極材料項目公布新進展

據華陽新材料集團消息,日前,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建設接近尾聲,進入設備單機調試階段,截至目前,調試工作正常有序。

據悉,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屬于省級重點工程,位于山西綜合改革示范區瀟河產業園區,致力打造世界首條萬噸級鈉電材料生產線。項目達產后,正負極材料年產量將分別達20,000噸、12,000噸。

資料顯示,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由華陽股份與中科海鈉聯合建設,也是我國首個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項目占地110畝,總投資約11億元,建成后,將有力推動鈉離子電池技術進步,實現鈉離子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產業化。(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10億元!3萬噸!致良新材這一磷酸錳鐵鋰項目明年底竣工投產

據“柯橋經開”消息,作為高科技新能源材料制造企業,中科致良新能源材料(浙江)有限公司(簡稱:致良新材)繼千噸量產線調試投產后,又啟動了萬噸級生產基地,項目位于浙江紹興柯橋濱海工業園區,占地80畝,總投資達10億元,分期建設年產3萬噸磷酸錳鐵鋰材料生產線。目前,項目兩個倉庫主體已經建成,總體進度完成約10%,預計將于明年12月底竣工投產。

據介紹,致良新材由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立桅領銜創辦,通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完成從“實驗室”向“生產線”的跨越,并向著規模化量產大步邁進。待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超15億元,實現年稅收7,500萬元,為當地提供超400個就業崗位。

資料顯示,2022年致良新材將總部搬遷至浙江紹興柯橋,并投建6,000噸量產線,與現萬噸線項目僅相距1公里,于2023年調試完成,截至目前生產線穩定運行,實現量產出貨,持續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公司產品分為高性能的磷酸錳鐵鋰粉體材料和磷酸錳鐵鋰漿料兩大類。廣泛運用于四輪車、二輪車、消費數碼等領域的混摻和純用鋰電體系。(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看點】天華新能:孫公司取得陶瓷土(含鋰)礦采礦許可證

3月20日晚間,天華新能(300390)公告,近日,公司收到孫公司宜春盛源的通知,宜春盛源已取得由宜春市自然資源局頒發的江西省奉新縣金子峰—宜豐縣左家里礦區陶瓷土(含鋰)礦《采礦許可證》,取得該采礦許可證有助于公司增加鋰礦資源的儲備,有效保障公司鋰礦資源供應,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來源:海融網)

【業績】五礦新能:公司固態電池正極路線主要為高界面離子通量三元材料

3月20日,五礦新能(688779)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固態電池正極材料技術路線主要為高界面離子通量三元正極材料,當前初代產品部分指標已滿足市場要求,目前積極配合頭部客戶以及國家項目開展固態電池正極材料開發工作。(來源:海融網)

【業績】洛陽鉬業:2024年實現營收2130.29億元 凈利潤135.32億元

3月21日晚間,洛陽鉬業(603993)披露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130.29億元,同比增長14.37%;凈利潤135.32億元,同比增長64.03%;基本每股收益0.63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55元(含稅)。年報稱,2024年公司所有產品產量均超越產量指引中值,銅、鈷、鈮、磷產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產銅65.02萬噸,同比增長55%,首次躋身全球前十大銅生產商,也是2024年全球銅產能增量最大的公司。(來源:海融網)

【業績】盛新鋰能:2024年實現營收45.81億元 凈虧6.22億元

3月21日晚間,盛新鋰能(002240)披露2024年度報告稱,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45.81億元,同比下降42.38%;凈虧損6.22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7.02億元。(來源:海融網)

【業績】紫金礦業:2024年實現營收3036.4億元 歸母凈利潤320.51億元

3月21日晚間,紫金礦業(601899)披露年報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036.4億元,同比增長3.49%;歸母凈利潤320.51億元,同比增長51.76%;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8元(含稅)。報告期末,公司保有總資源量為銅11,037萬噸、金3973噸、鋅(鉛)1298萬噸、銀31,836噸,鋰(LCE)1788萬噸。(來源:海融網)

【智庫圈點】“跌跌不休!碳酸鋰過剩格局難改

近日,SMM分析,隨著下游需求或將不及預期的情緒逐步發酵,疊加碳酸鋰供應量級仍較為強勁,碳酸鋰呈現持續累庫。過剩格局延續下,碳酸鋰現貨價格持續下跌。

持續的價格下跌使得部分處于成本高位的鋰鹽廠已出現不同程度地減產,但減量相對有限,國內碳酸鋰產量仍保持高位運行。碳酸鋰過剩格局難改,疊加下游排產或將不及此前預期,預計碳酸鋰現貨價格仍存在一定下跌趨勢,同時伴有區間震蕩。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磷酸鐵鋰
正極材料
鋰電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