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生態環境分局就安徽吉楓循環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的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物理再生項目(二期)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公示。
據悉,擬建項目利用現有綜合廠房配套電芯破碎生產設備,用于電芯破碎打粉,配套建安全、環保等輔助設施。項目建成投產運營后,可形成年處理4000噸廢舊鋰電池物理再生能力。
資料顯示,安徽吉楓循環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曾用名:安徽吉楓車輛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團旗下子公司,以報廢車輛回收拆解和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為核心業務的企業,是吉利構建汽車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環節。
據了解,吉利全力打造鋰電循環經濟,除安徽吉楓循環科技產業外,還控股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據吉利汽車(00175)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總收入達2402億元,首次突破2400億元,同比增長34%;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213%。
在新車銷量方面,2024年吉利汽車累計銷量達217.7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2%,超額完成200萬輛的年目標銷量。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88.8萬輛,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約92%。
隨著新能源汽車及鋰電池產業的不斷發展,電池循環經濟站上風口。
據企查查3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存17.2萬家電池回收相關企業。具體來看,近十年,我國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注冊量基本逐年增加,尤其是2021年,全年注冊量同比激增291.5%至2.76萬家,達近十年注冊量增速峰值;2023年,我國累計注冊4.64萬家電池回收相關企業,達近十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峰值。截至3月21日,2025年我國已注冊8733家電池回收相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