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下午,在中國重汽萊蕪智能工廠,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系列現場記者見面會“‘鏈’出新能源”專場,邀請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000951)、山東魏橋新能源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豐元鋰能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業負責人與記者見面,介紹山東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優質產品,交流山東打造國家新能源汽車重要基地情況。
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健
“充電網對上鏈接著新能源和大電網,對下鏈接著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全新的新型基礎設施網絡?!币娒鏁?,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健表示,充電樁只是一個充電器,無序充電會對電網造成沖擊。但是充電網把每一個充電終端植入芯片、大數據,連接成一個網絡,就完全可以實現有序充電。充電網鏈接了汽車形成車聯網,每一輛汽車帶一塊電池,形成儲能網,就可以在陽光好的時候充電,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實現了電網的削峰填谷。
趙健預判,未來,新能源車充電將迎來三個全新時代:第一個是無人駕駛時代,第二個是超充時代,第三個是充電網、微電網、儲能網形成的虛擬電廠新時代。
以下為趙健發言實錄:
趙?。?/strong>大家好!我來自創業板第一股特銳德、特來電,股票代碼300001,我們有兩個行業第一。
一個是特銳德,是中國最大的箱式電力設備研發生產基地。
一個是特來電,是中國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生態運營商,我們的充電量已經超過500億度,充電網絡遍布366個城市,接近80萬個充電終端,碳減排超過5100萬噸。
我給大家分享兩個數字:
一個是,截至今年8月,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3600萬輛,在全世界占比超過60%。另一個是,中國的新能源裝機總量超過14億千瓦時,世界占比40%。
兩個數據,前一個代表中國引領世界汽車工業變革,后一個代表中國引領世界新能源變革。
這么多的新能源汽車,需要充電,我們就建設充電網。這么多的新能源,也需要一個全新的應用網絡,就是充電網。
為什么是充電網,而不是充電樁呢?
充電樁只是一個充電器,無序充電會對電網造成沖擊。但是充電網把每一個充電終端植入芯片、大數據,連接成一個網絡,就完全可以實現有序充電。
充電網鏈接了汽車形成車聯網,每一輛汽車帶一塊電池,形成儲能網,就可以在陽光好的時候充電,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實現了電網的削峰填谷。
所以充電網對上鏈接著新能源和大電網,對下鏈接著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全新的新型基礎設施網絡。
問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安全成為近年來熱議的話題。今年,國家工信部也發布了《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電池安全令”,要求動力電池“不起火、不爆炸”。除了電池廠商和車企以外,充電運營商有沒有針對保障電池安全的技術?
趙?。?/strong>充電網最大的價值,就是保障“新能源汽車和電池的安全”。
怎樣做到安全呢?大家為什么會擔心安全事故呢?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主要是因為帶了一塊大電池,電池一旦遇到擠壓、碰撞、熱失控,就有可能燃燒或者爆炸。
一臺新車到達客戶的手中,都是要經過嚴格的研發、生產、制造、質檢體系,這個時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一臺老車,開了三年、五年、十年,有的碰撞過,有的水淹過,有的暴力使用……那么它可能是一個老車、甚至是病車的狀態。
我們投入了大量團隊、數據、研發,開發了兩層安全防護,一層是通過每一次充電,對車輛和電池進行大數據體檢,并以此建立數據庫、自學習大模型,就像我們醫院體檢一樣,一旦出現如溫度、溫差、soc、單體電池過壓極差等異常數據就會抓取出來,防患于未然。第二層是bms和cms的硬件層協同的主動防護。
我舉一個身邊的例子,我一位同學買了一臺電動SUV,喜歡越野。在跑山路的時候,底盤與石頭經常發生磕碰,雖然沒傷害到電池,開還是正常開,但是破壞了電池與旁邊元器件、防護殼的結構,繼續顛簸、摩擦、碰撞,就造成了溫度溫差變化異常,甚至漏電。這在我們的充電網大數據都能得到監控和防護。
所以,充電網對下通過兩層安全防護,保障汽車和電池的安全;對上通過有序充電,對國家電網用電削峰填谷,也在保障安全。
趙?。?/strong>我們的研發創新理念不是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研發什么,而是我們創新什么,市場就需要什么。所以我們用未來的眼光,看今天的產業。
未來,充電一定會迎來三個全新的時代。
第一個是無人駕駛時代。
車輛無人駕駛了,那么充電還有人去拔槍、插槍、刷卡、掃碼嗎?充電樁不就會變成僵尸樁嗎?所以,充電網的優勢在于:第一,我們做成了分體式、模塊化、智能化,自動充電升級時,高壓、低壓、模塊、工程、電纜,都不用動,80%的資產保值,只要把終端升級到自動化就可以。而普通的充電樁,像拆遷一樣,全部拆掉重建。第二,我們研發了人工智能充電機器人、機器手、無線充電,用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進行升級。
第二個是超充時代,現在大家都在談超充。
我們的超充,可以實現5分鐘充滿一臺車。
但是簡單的超充也是錯的。比如我們今天的會議,5分鐘充滿,我會下去挪車嗎?如果不挪,首先它占用國家電網500kW以上的負荷資源。其次占用投資人20萬的資金。那么資金周轉率低、投資收益率低、客戶應用率低,是個巨大的浪費和投資失誤。
所以我們推出超充2.0時代,是智能共享超充,是最新的液冷超充、最新的智能調度技術,需要快的快,需要慢的慢。如果1號車充滿,我還可以把電調到2號車、3號車,利用率高了,投資收益率也就高了,這是特來電的智能超級充電網。
第三個是充電網、微電網、儲能網形成的虛擬電廠新時代。
光伏發電很好,又綠色又便宜,但是很多分布式光伏有個痛點:就是想賣的賣不掉、想買的買不著、想用的用不上、想運營的不賺錢。
因為產業鏈沒打通。產業上游是新能源發電,中間是電網,下游是新能源汽車充電,而新能源是間歇性的,如果新能源汽車充電再無序充電,就無法匹配。
而充電網鏈接著千萬級的汽車和用戶,每一個充電站,周圍都可以配建光伏、或者鏈接周圍的光伏、風電,在陽光好的時候充電、刮風的時候充電、存電,在用電高峰期,還可以放電。
比如我們青島的工業園區,我們的屋頂、墻壁、玻璃、雨棚都帶發電功能,每天發3萬度電。但是工廠的生產、辦公、照明,每天用1.7萬度電,以前就會有浪費,現在我們2000名員工,有1500臺電動汽車,如果工廠用不完,就充到汽車里,3毛錢一度。那么假如明天下雨了,工廠沒有光伏了,我們還可以把昨天充到汽車里的電放出來一部分。放每一度電,我給員工獎勵3毛錢,這樣員工開車不花錢,還賺錢,而工廠通過充電網充放電,避開了高峰期電價,每年節約170多萬電費。
這就是充電網、微電網、儲能網形成的虛擬電廠新時代。如果一千個園區、一萬個園區這樣做,不但應用了綠電,又降低了用電成本,還促進了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