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比亞迪就宣布懸賞5萬至100萬元打擊“黑公關”,此后,又將舉報獎勵提升至5萬至500萬元,并長期有效。期間,一批造謠誹謗者被法院判決承擔法律責任。

比亞迪

6月4日,比亞迪(002594)法務部發文公布近期多起維權成果,網絡賬號“周浩然Sean”因誹謗比亞迪操控自媒體詆毀同行,經法院判決構成名譽侵權,須公開道歉并賠償10萬元;“AutoBiBiBi”因公然侮辱、詆毀比亞迪及高管,經法院判決構成名譽侵權,同樣須公開道歉并賠償10萬元。“淘電池taodianchi”“尹哥講電車(現名“尹哥普及新能源”)”編造有關比亞迪產品安全隱患、價高質劣等詆毀性言論,被法院一審認定構成不正當競爭,除公開道歉外,還須賠償6萬元。此外,“薩摩XXX”“葡萄碎XXX” 因散布比亞迪財務狀況惡化、車輛爆炸等不實消息,被公安機關認定構成散布虛假信息并予以處罰;“糇XXX”長期持續發布侮辱信息與不實內容,目前已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隨即,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轉發比亞迪法務發文,并表示:“這只是一部分訴訟的進展,目前我們在訴黑號37個,此外還有126個賬號已進入黑號觀察名單。這些黑號發布的內容和相關評論區,我們全都會做證據保全!我們接受媒體的批評與監督,但對黑公關和黑媒體,絕不姑息,一追到底!”

比亞迪

同時比亞迪發文強調,公司始終尊重并歡迎社會各界的理性監督,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對以任何形式的侮辱、造謠、抹黑等侵權行為,將堅決采取法律手段,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在2021年,比亞迪就宣布懸賞5萬至100萬元打擊“黑公關”,此后,又將舉報獎勵提升至5萬至500萬元,并長期有效。期間,一批造謠誹謗者被法院判決承擔法律責任。

此舉充分彰顯了比亞迪重拳打擊網絡黑公關的決心,為行業樹立了依法維權的標桿。為了維護正常的車市輿論環境,無論是自媒體,還是網絡用戶,都需恪守法律底線,任何妄圖通過造謠傳謠“博眼球”的行為,終將付出法律代價。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