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指出:2016-2020年是我國新能源公交車新上投運的高峰期,而2024-2027年則是動力電池8年超保更換的關鍵期。

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技術規范專家評審會在京圓滿舉行

6月18日上午,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舉辦的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技術規范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圓滿舉行。

北交大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主任王占國、中石化教授級高工王維民、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陳南、原國家質檢總局通關司副巡康玉燕、中機研標準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吳楠、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瑞云、清華大學車輛學院助理研究員徐成善等專家和技術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另外,主要起草單位青島城運、青島遠鵬新能源、藍谷智慧、億緯鋰能、贛鋒動力、青島公控、云衢動力、滄州公交、萊蕪公交、呼和浩特公交、清研精準、祥龍博瑞、濰坊瑞和、赤峰坤馳、藍海鸮科技、滄州運輸、鄂爾多斯暢途、辰卓新能源等相關代表出席,共同對該項團標進行了深入地研討與審定。

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技術規范專家評審會在京圓滿舉行

在本次專家評審會上,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指出,2016-2020年是我國新能源公交車新上投運的高峰期,而2024-2027年則是動力電池8年超保更換的關鍵期。根據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數據統計,全國公交車保有量約62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占比近84.7%(52.5萬輛),按照動力電池8年的使用壽命計算,2024年出保電動公交車輛約12.5萬輛,2025年預計出保電動公交車將達14.5萬輛。

針對這一情況,于清教強調,“隨著電動公交車裝車電池陸續出保,‘同車不同壽’問題日益凸顯。作為新能源行業重要聯盟組織,我們自去年底就啟動了該項標準制定工作,包括前期調研、立項申請、審批流程以及技術標準研討等環節,旨在填補這一領域的標準空白。”

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技術規范專家評審會在京圓滿舉行

青島遠鵬新能源銷售部部長董星辰在匯報中提到,據統計,全國范圍內,2024年到2025年集中開展動力電池更換及延保的新能源公交車輛預計超過25萬輛。以此推算,全國到期公交車超保電池更換數量頗為可觀,累計更換電量有望達到數千兆瓦時,這將直接帶動電池更換回收及相關服務市場,形成相當規模的產值,預計可達數十億乃至上百億。

然而,當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不同車企、電池制造商生產的公交車和電池在規格、接口、通訊協議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增加了電池更換的難度與成本,也限制了市場上通用型電池更換設備與服務的發展。另外,施工場景不規范也很容易出現安全問題。為此遠鵬新能源需要制定一份可全國推廣的換電標準,?通過統一技術規范、建立安全操作流程、推動產業鏈協同,最終實現規模化高效換電,促進新能源公交行業可持續發展?。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標委會主任委員覃思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標委會主任委員覃思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標委會主任委員覃思在介紹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技術規范時指出,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公共安全設施,新能源公交車的換電安全必須建立嚴格的技術標準。本項團體標準包含8個核心章節和4個附件,系統性地規定了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的全流程技術要求,為解決當前公交車電池超保更換環節面臨的技術難題提供了標準化解決方案,將有效推動相關政策的落地實施。

北京交通大學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主任王占國

北京交通大學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主任王占國

中石化教授級高工王維民

中石化教授級高工王維民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陳南

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陳南

原國家質檢總局通關司副巡康玉燕

原國家質檢總局通關司副巡康玉燕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助理研究員徐成善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助理研究員徐成善

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技術規范專家評審會在京圓滿舉行

在關鍵的會議研討環節,專家們對該標準文本進行了逐條審議,就技術參數、操作流程等關鍵條款提出了建設性修改意見。經充分討論,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標準在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超保更換領域具有顯著的創新性和先進性,其技術指標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對規范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城市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系統超保更換技術規范專家評審會在京圓滿舉行

最終,專家評審會一致通過該團體標準的審查,同意予以發布實施。這一標準的制定將有效提升新能源公交車動力電池更換的安全性和規范性,為城市公共交通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夏末]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動力電池
團體標準
公交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