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國內碳酸鋰月度總產量首次突破8萬噸大關,環比增長4%,同比大幅增長26%,產量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于期貨市場套保機會顯現,促使此前低開工率的鋰鹽企業陸續復產,行業整體供給能力顯著回升。
分原料類型看:鋰輝石增量顯著,鋰云母、鹽湖端小幅回落
鋰輝石端碳酸鋰:7月總產量環比增長14%。一方面,部分一二線鋰鹽廠產線恢復生產,貢獻增量;另一方面,非一體化鋰鹽廠在期貨套保利潤刺激下提高開工率,推動產量增長。
鋰云母端碳酸鋰:總產量環比下降8%。江西地區礦山礦證問題引發市場擔憂,但相關礦山目前仍維持正常生產。某頭部鋰鹽廠因產線檢修影響,7月產量未達前期高點,導致整體鋰云母端產量呈現一定回落。
鹽湖端碳酸鋰:總產量環比減少2%,主要受部分鹽湖企業因開采問題減停產影響,其余企業在適宜天氣條件下仍保持穩定生產。
回收端碳酸鋰:7月總產量環比增長10%,主要受益于碳酸鋰價格上漲,回收企業生產積極性有所提升,但生產總量級仍然較弱。
8月展望:江西礦山不確定性仍存,但整體產量或維持增長
8月碳酸鋰市場仍面臨江西地區礦山政策的不確定性。若極端情況發生(如礦山停產),相關鋰鹽廠仍可依賴庫存及散單采購維持少量生產。此外,鋰輝石端在套保利潤支撐下,疊加部分柔性產線仍有爬產預期,預計8月碳酸鋰總產量仍具增長潛力。后續需密切關注江西地區礦山政策的具體落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