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健康狀態的準確預測對電動汽車電池管理至關重要。在實際應用中,快充片段準確預測電池健康狀態面臨兩個挑戰:一是由于隱私保護要求,單個電池的訓練數據有限;二是不同電池的充放電行為不同,需要建立個性化預測模型。

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圖/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來自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消息顯示,近日,該所研究員陳忠偉與副研究員毛治宇團隊,聯合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馮江濤,在電池健康管理方面取得進展。合作團隊開發了新型兩階段聯邦遷移學習框架,解決了快充電池健康狀態預測中的數據不足和個性化建模難題,為快充電池健康狀態預測提供了新思路。

電池健康狀態的準確預測對電動汽車電池管理至關重要。在實際應用中,快充片段準確預測電池健康狀態面臨兩個挑戰:一是由于隱私保護要求,單個電池的訓練數據有限;二是不同電池的充放電行為不同,需要建立個性化預測模型。

該團隊提出了兩階段聯邦遷移學習框架。第一階段采用聯邦遷移學習框架,使多個分布式電池通過共享模型參數,協作訓練全局模型,既可以學習通用知識又能夠保護數據隱私;在第二階段,通過目標電池的少量本地數據對這一全局模型進行微調,建立捕獲個體電池特征的個性化模型。聯邦遷移學習框架構建在輕量級卷積神經網絡上,并通過有效的通道注意機制提升了性能。實驗結果表明,該框架在公共快充電池數據集上的預測性能優于傳統方法。

聯邦遷移學習框架作為團隊開發的第二代電池數字大腦PBSRD Digit的核心模型,為電池智能化管理提供了解決方案。同時,團隊基于該框架開發了儲能領域垂直智能客服系統,助力儲能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IEEE交通電氣化匯刊》(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等的支持。

ABEC 2025

[責任編輯:陳長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