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中,該獎項四次花落儲能與電池技術相關研究,充分彰顯鈮材料在該領域的關鍵價值。

2025年查爾斯·哈切特獎獲獎名單揭曉

由CBMM | Niobium巴西礦冶公司贊助、Beta Technology提供行政支持的查爾斯·哈切特獎已舉辦47屆。獲獎團隊首席作者將于2025年12月4日出席倫敦英國材料、礦物與礦業學會(IOM3)年度頒獎晚宴,并被授予查爾斯·哈切特獎章。

2025年查爾斯·哈切特獎授予基于鈮材料科學與技術的最佳論文作者——韓國成均館大學的Soyeong Yun、Junwoo Yu、Wontae Lee、Hayeon Lee和Won-Sub Yoon,獲獎論文為:《通過鈮摻雜實現富鋰錳基層狀正極材料的結構穩定性與電化學性能提升》(英國皇家化學會《Materials Horizons》期刊第10卷第3期,2023年3月,頁碼659-1044)。

鋰離子電池雖被廣泛使用,但應用于車輛時仍存在續航里程短、成本高于化石燃料等固有缺陷,且會隨時間推移出現結構退化。要實現車用鋰離子電池的商業化應用,必須提高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

CBMM | Niobium

本屆獲獎研究團隊通過鈮摻雜技術,為開發下一代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提供了創新方案。該研究聚焦鈮元素對正極材料的改性作用:增強電化學性能、提高結構穩定性、強化過渡金屬-氧鍵合(有效抑制電壓衰減),同時改善離子導電率與鋰離子擴散通道,從而顯著延長電池循環壽命。研究表明,鈮摻雜技術通過提升穩定性和能效,將成為開發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策略。

查爾斯·哈切特獎的評選范圍涵蓋鈮合金、氧化物及其他化合物在油氣、航空航天、汽車、建筑、生物醫療、電子、能源存儲與轉化、催化劑及玻璃制品等領域的應用。所有參評成果均需具備全球影響力,每年吸引數百篇論文參與激烈角逐。過去五年中,該獎項四次花落儲能與電池技術相關研究,充分彰顯鈮材料在該領域的關鍵價值。

評獎標準不僅關注技術原創性與卓越性,更重視鈮材料應用帶來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2019年獲獎成果曾推動鈮氧化物負極材料的研發熱潮,而本屆研究再次證實了鈮在電池技術中的戰略意義。

巴西礦冶公司電池項目負責人Rogério Ribas指出:“鈮摻雜技術使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兼具高能量密度與長循環壽命,這項突破將在汽車等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CBMM | Niobium

資料顯示,2025年將迎來70周年慶典的巴西礦冶公司CBMM | Niobium是全球鈮產品生產與商業化領導者,為50個國家逾500家客戶提供服務。這家總部位于巴西的企業在中國、荷蘭、新加坡、瑞士和美國設有區域辦事處,其技術廣泛應用于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航空航天、醫療保健及能源領域。為支持增長計劃,CBMM正順應電氣化、城市化與可持續發展全球趨勢,推動鈮技術在多行業的研發與應用。公司已與Echion Technologies、Battery Streak等企業建立戰略合作與投資關系,致力于開發鈮基鋰離子電池材料創新解決方案。

ABEC 2025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鈉電池
正極材料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