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晚間,蘇奧傳感(300507)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與中創新航(03931.hk)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及《表決權放棄協議》,擬通過股份轉讓及表決權放棄的方式轉讓公司控制權。
本次控制權轉讓變更完成后,蘇奧傳感控股股東將由李宏慶變更為中創新航,本次控制權變更完成后公司無實際控制人。同時,公司擬籌劃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中創新航擬以現金方式全額認購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的新股。
蘇奧傳感已收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具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不實施進一步審查決定書》,決定書內容為對中創新航收購江蘇奧力威傳感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案不實施進一步審查,蘇奧傳感從即日起可以實施集中。
這標志著中創新航與蘇奧傳感之間的“H吃A”進程又向前邁出關鍵一步。不過公告也明確提及,本次控制權變更尚需取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合規性確認意見并完成股份轉讓過戶登記等手續。
作為H股鋰電巨頭,中創新航為何要將手“伸向”A股蘇奧傳感?
資料顯示,蘇奧傳感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長期深耕汽車零部件行業,始終專注于為汽車制造企業提供高品質的零部件產品與服務。
其年報信息顯示,近年來,汽車零部件行業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市場競爭愈發多元化,全球化采購趨勢日益明顯。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動力系統、車身結構、智能化服務等方面零部件的變革。蘇奧傳感敏銳捕捉行業發展趨勢,積極謀求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轉型。
針對新能源與智能化趨勢,蘇奧傳感自主研發的電流傳感器在動態范圍、溫度補償及電池安全監控精度上取得良好效果;電渦流傳感器作為電動汽車電機關鍵零部件,憑借其高精度、輕量化及耐久性優勢,應用于汽車及新型飛行器領域。同時,公司AMB氮化硅覆銅載板突破800V高壓平臺技術瓶頸,導熱與耐高溫性能行業領先,配套工藝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為高功率電動車型提供關鍵支撐。
市場拓展方面,蘇奧傳感深度融入新能源產業鏈,為混合動力系統定制的多款傳感器已通過頭部車企測試認證,其中空氣懸架溫度傳感器成為主流供應商全系標配產品,GPF差壓傳感系統已正式開啟實車道路測試階段。在熱管理領域,基于MSG技術開發的無密封圈空調壓力傳感器及P+T傳感器,通過替代國內傳統陶瓷芯體傳感器方案,不僅成功實現顯著降本,更憑借其優異的耐壓性能和耐介質腐蝕性能,進一步豐富了公司在熱管理業務領域的應用場景。
蘇奧傳感新能源部件領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2024年內,新能源產品銷售額同比顯著增長,服務客戶包含主流新能源主機廠及一級零部件供應商,Busbar銅排注塑件、高低壓濾波組件等創新產品均已實現規模化交付且獲得較好的市場占有率。
在客戶方面,蘇奧傳感依托持續強化的研發創新體系與技術積淀,在汽車產業鏈中構建起多層級戰略協同網絡。在整車配套領域,已與蔚來、小鵬汽車、比亞迪、長城汽車、上汽通用、上海汽車、吉利汽車、江鈴汽車、重慶賽力斯等主流車企形成深度合作;在一級供應商體系內,同聯合電子、亞普、博格華納、哈金森、洛卡特等國際零部件龍頭建立穩定技術配套關系,形成覆蓋主流車企的滲透網絡。
在業績方面,2024年,蘇奧傳感實現營業收入16.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87%,主要系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了對子公司博耐爾的控股,博耐爾第四季度的營業收入并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31%。
其中,蘇奧傳感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能充足,2024年產量1,149.96萬只/套,銷量1,102.61萬只/套,銷售收入2.54億元。
綜上來看,蘇奧傳感和中創新航的業務有著一定的協同性,若中創新航最終成功入主,無疑將為其在激烈的電池新能源市場競爭中提供一定支持。同時,通過中創新航的深度賦能,蘇奧傳感也將進一步突破傳統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角色,全面融入新能源產業鏈的價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