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現場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9月19日訊(林音 四川遂寧 圖文直播)9月18日-20日,“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在四川遂寧召開。本屆大會以“鋰向新質 智勝未來”為主題,聚焦鋰礦資源、液態鋰電池、固態電池、鈉電池、儲能等熱點賽道和話題,特邀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內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設新品技術展示、供需資源對接、產業基金專題對接、園區參觀等環節,匯聚行業知名院士、專家、產業鏈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國內外投資機構等400+各界人士,共同探索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上下游供需共振,促進產業創新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二級巡視員吳國綱
19日上午,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二級巡視員吳國綱在致辭中表示,工信部多措并舉,推動鋰電池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聯合有關部門先后印發實施《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的通知》、《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實施鋰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引導各地因時因地因需,科學謀劃產業布局。
二是堅持標準引領。發布實施國家鋰電池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完善和優化鋰電池相關標準,筑牢行業發展安全底線。
三是推動技術創新。統籌政策資源,圍繞鋰電池產業鏈、關鍵材料、高性能電池、高端電力電子器件、高效系統集成、安全技術以及短板裝備等環節,支持企業開展技術攻關。
四是強化規范管理。修訂發布并深入實施新版《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
吳國綱介紹,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鋰電池產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極大的豐富了全球新型儲能產品供給,為全球企業和消費者提供了綠色、優質的生活體驗,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一,產業規模快速增長。今年1-6月,我國鋰電池產量754GWh,同比增長57%。其中儲能型鋰電池產量195GWh,同比增長78%。行業利潤額734.5億元,同比增長28.6%,鋰電池出口額達到2450億元,同比增長26.6%,延續高速增長趨勢。
第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全行業圍繞高安全、長壽命、新型電池結構,高效率系統集成等方向加大攻關力度。液態鋰電池電芯能量密度超過每公斤330Wh,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每公斤260Wh,儲能型鋰電池循環壽命超過15,000次,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全固態電池研發取得積極進展。
第三,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形成涵蓋基礎通用、材料與部件、生產與檢測、安全與性能、回收利用、綠色低碳等6大類、20小類的《鋰電池標準產業體系框架》,知識產權保有量全球領先,產教融合,產融合作加速推進。在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低碳化,生產消費信息化的趨勢下,鋰電池產業正向高安全、高比能、長壽命、低成本等方向加速演進。產業發展處于由規模優勢向質量優先和效率優先變革的重要時期。
吳國綱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鞏固鋰電池產業鏈優勢。以科技創新鞏固關鍵技術優勢,以支持產業高質量出海鞏固全球化發展優勢,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產業統籌布局,防范低水平重復建設。面向中長期新型電池產業發展趨勢,研究編制《“十五五”新型電池產業發展規劃》,加強產業發展統籌規劃和系統布局。積極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模式,引導各地區因地制宜,差異化、特色華開展鋰電池產業規劃布局。
二是筑牢安全底線,推動鋰電池產業健康發展。強化鋰電池等相關標準實施,提升鋰電池生產安全、使用安全、處置安全水平,建立以強制性國家標準為基礎的鋰電池產品安全分級評價技術體系和儲能電池產品推薦目錄,提升產品產業安全水平,持續開展鋰電池質量監督檢查,加大對不合格企業的處置力度,推動鋰電池產品性能和質量提升。
三是強化技術創新引領,加快布局前瞻技術。加快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全氣候電池、快充電池及關鍵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突破基于“熱失控模型的主動安全預警技術”,研發高效能阻燃電池材料、高效綠色滅火材料,構建多維度安全技術體系。
四是支持擴大國際合作,引導產業高質量出海。加強與有關國家資源戰略、政策標準等對接,加強對鋰電池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指導,支持國內企業聯合出海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海外綠色低碳能源治理,主動融入并尋求主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