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裝備行業,金銀河始終緊跟行業趨勢,不斷推進產品升級與創新,積極開發與行業新產品配套的裝備。

金銀河

在國內鋰電產業日益加劇的內卷壓力下,加速海外布局已成為企業實現全球化發展的必然選擇。研究機構EVTank預計,全球鋰電設備的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2987.3億元。

展望未來,EVTank分析,海外鋰電設備市場依然是未來5年增速最快的市場,尤其是歐美市場。另一方面,鋰電技術的升級也會帶來新的設備的需求,大圓柱電池設備、固態電池設備、鈉離子電池設備、全極耳電池設備等新的增長空間值得關注。

金銀河鋰電事業部總經理李小云

金銀河鋰電事業部總經理李小云

近日,在CIBF展會上,佛山市金銀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銀河,證券代碼,300619)鋰電事業部總經理李小云在與電池網交流時同樣表示,從整個行業視角來看,新能源裝備領域的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廣闊,未來可期。

李小云分析道,最近兩年,新能源行業經歷了產能的急劇擴張,導致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當時市場需求量的增長未能及時跟上產能擴張的步伐。從長遠來看,新能源市場的需求仍在持續增長,在后續發展中仍具備巨大潛力。不過,其發展速度可能會逐漸趨于平穩,不再像之前那樣迅猛。這種相對平穩的發展節奏,將更有利于產業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多賽道布局對沖鋰電行業波動

據李小云介紹,金銀河專注于高端智能裝備制造,涵蓋新能源電池智能裝備、有機硅及高分子智能裝備。同時,金銀河依托其設備自主研發優勢,通過旗下各子公司開展有機硅材料、新能源堿金屬材料、碳基硅基合成材料及納米粉體裝備的研究、生產與銷售。

展會期間,金銀河在交互式互動體驗區展示由“GMK3.0”系列鋰電池漿料連續化自動生產線、“紅金龍”寬幅高速雙面擠壓折返式涂布機、高精密寬幅輥壓分切一體機組成的成套裝備,集中展現了公司在鋰電池裝備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創新成果。此外,公司還同步展示碳酸鋰等材料領域成果,通過“設備+材料”的協同布局,進一步凸顯產業鏈整合優勢,為新能源行業提供更具競爭力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李小云表示,金銀河目前訂單主要來源于新產品,如“GMK3.0”系列鋰電池漿料連續化自動生產線,“紅金龍”寬幅高速雙面擠壓折返式涂布機等,這些產品都是由公司獨家開發和經營。

金銀河鋰電池漿料連續化自動生產線

在設備制造方面,金銀河的技術領先優勢顯著。公司首創的鋰電池漿料連續化自動生產線顛覆了傳統的行星式攪拌混合工藝,采用自主研發的“鋰電合漿全自動化超高次數雙螺桿連續捏合分散技術”“多基料動態計量投料輸送技術”“基于多因子分析的預測性智能監控技術”等核心技術,單線產能達4500L/h,可滿足10GWH的電池產線的漿料需求,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目前,該產品已經累計銷售超600條,市場占有率達95%。

金銀河“紅金龍”系列寬幅高速雙面擠壓折返式涂布機

在涂布設備領域,金銀河推出的“紅金龍”系列寬幅高速雙面擠壓折返式涂布機,擁有行業首創的高效結構,自推出以來備受關注,該設備采用特殊的內繞式換向烘箱設計,在不增加涂布模塊長度、寬度和高度的前提下,可實現產能翻倍;烘干極片能耗節約達20%;該設備涂布寬度達1600mm、負極超厚涂布單面面密度達200g/㎡,適應了鋰電池高品質低能耗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當前,在全球能源轉型與動力電池技術迭代的關鍵節點,固態電池正在以勢不可擋的姿態崛起,成為新能源領域競爭的全新制高點。EVTank預計,全固態電池將在2027年實現小規模量產,到2030年將實現較大規模的出貨,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614.1GWh。

在裝備行業,金銀河始終緊跟行業趨勢,不斷推進產品升級與創新,積極開發與行業新產品配套的裝備。例如,在固態電池、鈉電相關技術領域,公司已有相應的研發與布局。“雖然固態電池技術的真正成熟可能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但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持續跟進新技術的發展,將力爭在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拐點到來時占據市場先發優勢,為新能源裝備產業的下一代技術競爭筑牢創新根基。”李小云稱。

李小云詳細解釋道,金銀河聚焦固態電池干法電極工藝裝備及產線的優化與升級,提升固態電池的生產效率與性能,公司在固態電池設備中的關鍵設備,干法涂的連續成膜及覆合成極片設備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完全具備接單能力,后續從上料及纖維化到出極片的高速連續量產線預計今年可完成量產。

在鈉電領域,金銀河近年來已成功推出鈉電池極片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基于雙螺桿連續法生產技術,針對鈉電池正極、負極漿料特性優化工藝,已實現交付,目標覆蓋鈉電池正極混漿、涂布、輥分全流程設備。

組團出海鎖定全球增量市場

在2024年,國內鋰電池企業持續降價去庫存,經營壓力下產能擴張放緩,設備需求大幅下滑,且回款周期延長、驗收延遲;海外受歐美地緣政治、政策不確定性(如IRA法案、新電池法)影響,電池產能建設不及預期,市場規模增速放緩。

面對行業產能過剩的現象,李小云直言,國內鋰電裝備需求收縮已成必然趨勢。所幸金銀河前瞻性布局“多賽道”策略,以高端智能裝備業務為核心,持續推進技術迭代與產品升級,并積極縱向延伸產業鏈。

金銀河通過成立子公司,在深耕高端智能裝備領域的同時,成功切入有機硅材料、碳基硅基合成材料、新能源堿金屬材料等新領域,形成“裝備+材料”協同發展模式。這種業務架構有效分散了單一市場風險,顯著提升了產業鏈抗風險能力。

李小云強調,憑借 “裝備 + 材料” 的協同優勢,即便在鋰電行業下行周期,金銀河也能依靠材料業務的穩定表現平衡整體業績,為公司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實現穩健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金銀河還積極推進全球化布局,加速出海進程。據李小云介紹,公司自2022年啟動海外市場戰略,并于2023年正式籌備裝備出海。針對海外新能源產業鏈空缺、整線裝備需求旺盛的特點,金銀河聯合行業頭部企業成立福勒爾數智綠能(廣東)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整合了新能源電池裝備前、中、后段的優勢,具備提供新能源電池生產線整線解決方案的能力,能夠為電池廠提供一站式整廠裝備服務。

“2024年,金銀河已接觸多家海外客戶,成交訂單主要來自韓國、孟加拉國、非洲等地區,業務模式為整線裝備輸出。”李小云預判,未來海外需求將持續增長,2025-2027年海外新能源市場將進入高速增長期。對此,金銀河將通過提前整合產業鏈資源、構建本地化生態,鎖定未來3-5年的全球化紅利。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