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支持在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產業園區,建設集回收、儲運、檢測、拆解、綜合利用于一體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到2027年,打造市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2個以上。

重慶:目標到2027年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區縣覆蓋率達90%

9月25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動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按照相關政策和標準要求自建、共建或委托建設回收服務網點。充分發揮現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作用,引導現有再生資源網點拓展動力電池及電動自行車廢舊鋰電池回收業務。鼓勵企業建設兼具回收儲運和綜合利用等功能的大型區域回收利用中心站,實現動力電池短鏈條、少環節一站式回收利用。到2027年,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區縣覆蓋率達90%。

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高質量

發展若干政策措施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動力電池回收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引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規范化、產業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結合重慶市實際,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強化規范回收

1.加強研制、生產、加工等過程中產生的廢舊動力電池流向監管。督促電池租賃運營機構、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將換電運營、維修、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舊動力電池依法依規交售給回收服務網點或回收利用企業,嚴禁私自拆解、轉賣或流入非正規渠道。

2.嚴厲打擊違規委托他人運輸、綜合利用及未取得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許可或超出許可事項擅自從事廢舊動力電池運輸的行為。

3.推動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按照相關政策和標準要求自建、共建或委托建設回收服務網點。充分發揮現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作用,引導現有再生資源網點拓展動力電池及電動自行車廢舊鋰電池回收業務。鼓勵企業建設兼具回收儲運和綜合利用等功能的大型區域回收利用中心站,實現動力電池短鏈條、少環節一站式回收利用。到2027年,動力電池回收網絡區縣覆蓋率達90%。

4.建設動力電池“回收—運輸—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體系,支持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拆解企業、保險公司、公交公司、出行服務公司、電池租賃運營企業、汽車修理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等共同參與,運用數字化技術加強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監測。

二、推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集聚發展

5.支持在產業發展基礎較好的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產業園區,建設集回收、儲運、檢測、拆解、綜合利用于一體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到2027年,打造市級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基地2個以上。

6.優化產能區域分布,嚴控新增產能布局,新建綜合利用企業應按要求進入開發區、工業園區等產業園區或化工園區。依法依規淘汰工藝設備落后、環保不達標、資源利用率低的落后產能。

7.合理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項目,引導項目按照行業規范條件要求,采用自動化程度高、能耗低、環保水平和資源利用水平先進的生產設施設備,依法依規落實項目審批手續,避免盲目擴張和產能過剩。

三、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8.研究利用好現有政策渠道,加強對符合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的支持,鼓勵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支持符合行業規范條件的再生利用企業,積極申報“白名單”企業。

9.培育壯大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管理運營規范、創新能力突出、引領帶動力強的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龍頭企業。因地制宜支持廢舊動力電池回收處理規模大、綜合利用水平高的龍頭企業發展。

10.發揮重慶產業領域基金等引導作用,聯合區縣、行業龍頭、投資機構設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專項基金,通過“直投+跟投”方式,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重慶市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企業。

四、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11.引導企業加強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低值材料回收及高值化利用技術研發和突破,加強廢舊動力電池組分材料、有價金屬精細化提取等技術攻關,鎳、鈷、錳回收率不低于98%,鋰回收率不低于90%。

12.支持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代表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等建設市級技術創新中心,重點研發低溫免焙燒拆解、電解液無害化處理、磷酸鐵鋰高效再生、三元非萃取濕法回收、電池剩余壽命精準檢測等技術。

13.積極推動央地合作,共建國家動力電池循環利用中試基地,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五、構建綠色低碳生態

14.研究制定《重慶市動力電池回收碳足跡核算與評價指南》,將碳排放數據納入企業環保信用評價體系,運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機構向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重點項目提供優惠利率融資。

15.建立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碳積分核算與激勵機制,將動力電池回收與碳減排掛鉤,通過積分兌換、碳交易等手段激勵回收與再利用。

16.支持企業開展電池回收碳減排項目認證,探索碳交易機制下的市場化減排路徑。

六、加大財稅支持

17.支持企業開展智能拆解設備研發制造,對認定為重慶市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的智能拆解設備可以享受首購首用政策,按照不超過實際收款額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18.對在有效期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按照不超過實際投保年度保費的80%且實際保險費率不超過3%的上限,給予單個產品最高500萬元/年的保費支持,補貼時限不超過3年。

19.支持開展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利用,對單個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不低于1000萬元的,按不超過設備投資總額的10%擇優給予最高200萬元的支持。

20.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政策性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不超過項目總投資的15%控制,單個項目支持資金原則上不超過1億元。

21.統籌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廢舊動力電池規模回收,按照年度回收處理電池重量給予回收企業一定獎勵。

22.支持動力電池再生利用,對再生材料摻用量達到條件的電池產品生產企業給予一定獎勵。

23.支持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領域推廣“反向開票”模式,對符合條件的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廢舊動力電池出售者反向開具發票的行為給予政策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廢舊電池回收再生利用企業,實施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七、加強監督管理

24.穩妥推進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嚴禁制售不符合應用領域強制性標準要求或沒有再利用產品標識的梯次產品。嚴禁梯次產品用于電動自行車。

25.加大對廢舊動力電池拆解過程的監管執法力度,定期向社會公開征集廢舊動力電池拆解破碎處理活動中環境污染的問題線索。開展“生態環境+公安+市場監管+供銷”聯合執法,重點查處無資質非法回收、拆解、污染環境、擾亂市場經營秩序、回收網點違規處置、倒賣退役電池等違法行為。加大對動力電池運輸的監管力度,嚴格核查運輸企業資質、運輸車輛安全條件及駕駛員從業資格等。

26.強化執法結果運用,對查處的違法案件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建立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將違法信息納入信用體系,實施聯合懲戒。

ABEC 2025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
電池回收
廢舊電池
再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