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張家港發布
“張家港發布”消息顯示,9月25日,總投資約18億元的天齊鋰業(002466)三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在江蘇張家港保稅區竣工投產。據悉,該項目是天齊鋰業“五年戰略規劃”首個實施并竣工投產的項目,也是天齊鋰業落戶張家港的第二個全自動化電池級氫氧化鋰(碳酸鋰)工廠。
資料顯示,天齊鋰業是全球領先、以鋰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企業,致力于從鋰資源的開發應用到鋰產品的加工,為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可持續的鋰解決方案。天齊鋰業在全球擁有5大生產基地,其中,張家港生產基地已形成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能力。
在9月1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天齊鋰業介紹道,在鋰化工產品方面,公司在國內外共有五處已建成的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分別位于四川射洪、遂寧安居、江蘇張家港、重慶銅梁以及澳大利亞奎納納,已建成的鋰化工產品產能約9.16萬噸/年,其中四川射洪生產基地綜合鋰化工產品年產能約2.4萬噸。江蘇張家港生產基地現有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產能。重慶銅梁生產基地現有600噸/年金屬鋰產能,對公司布局固態電池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四川遂寧安居工廠現有2.3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建成產能,目前穩定高質量運營生產。澳大利亞奎納納工廠一期現有2.4萬噸/年電池級氫氧化鋰產能,目前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該項目是澳大利亞首個在產氫氧化鋰項目,也是中國企業首個在海外運營的氫氧化鋰生產線。除以上現有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外,2025年7月30日,公司在江蘇張家港建設的年產3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可柔性調劑生產碳酸鋰產品)已竣工,并進入聯動試車階段。另外,公司在四川綿陽設有一座從事大宗工業固廢(鋰渣)資源化綜合再利用的工廠,該工廠擁有全球第一條自主知識產權年產3萬噸硅鋁微粉生產線,是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的創新載體和孵化基地。
在被問及碳酸鋰期貨展望及公司如何提高產量并降低單噸成本時,天齊鋰業回復,2025年上半年碳酸鋰市場持續累庫,同時需求前置導致后續下游正極材料廠排產增速不及預期,疊加鋰精礦價格承壓,進一步削弱成本支撐,期貨價格持續下探。2025年6月開始,受階段性需求回暖影響,碳酸鋰期貨價格出現修復。進入2025年7月,隨著中央提出“反內卷”宏觀政策導向,加之供給擾動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碳酸鋰期貨價格迎來反彈。后期碳酸鋰期貨價格將持續受到供需基本面、行業去庫等因素影響。隨著后續泰利森化學級三號工廠以及江蘇張家港3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可柔性調劑生產碳酸鋰產品)陸續建成投產,公司鋰精礦和鋰鹽產能及產量將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將通過積極實施“降本增效”等舉措,力求推動單位生產成本實現一定程度下降。
另外,在業績方面,2025年上半年,天齊鋰業實現營業總收入48.3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441.06萬元,同比上升1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