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友鈉電的當前核心業務戰略是“聚焦NFPP正極路線,依托資源一體化優勢,實現從研發到量產的快速突破”。

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現場

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現場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9月20日訊(林音 四川遂寧 圖文直播)9月18日-20日,“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在四川遂寧召開。本屆大會以“鋰向新質智勝未來”為主題,聚焦鋰礦資源、液態鋰電池、固態電池、鈉電池、儲能等熱點賽道和話題,特邀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內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設新品技術展示、供需資源對接、產業基金專題對接、園區參觀等環節,匯聚行業知名院士、專家、產業鏈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國內外投資機構等400+各界人士,共同探索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上下游供需共振,促進產業創新升級。

華友鈷業新材料產業集團鈉電事業部總經理滕鑫新

華友鈷業新材料產業集團鈉電事業部總經理滕鑫新

20日上午,華友鈷業新材料產業集團鈉電事業部總經理滕鑫新在本次大會鈉電池分論壇上作了題為《從資源到應用,華友鈉電聚陰正極材料一體化戰略布局》的主題演講,分享了華友控股與華友鈉電簡介、華友鈉電NFPP正極業務規劃、華友鈉電場景突圍與布局策略、印尼局部與東南亞機遇展望等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深耕鈉電,華友控股的鈉電探索

作為鋰電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華友控股自2002年在浙江桐鄉成立以來,已構建起“鎳鈷鋰磷礦產資源開發及冶煉—鋰電材料研發制造—新能源循環回收”的全產業鏈閉環生態,2024年控股集團總營收達1017.34億元,員工規模超3.5萬人,位列2025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01位、中國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第70位。其上市公司主體華友鈷業(603799)2025年上半年業績創下歷史新高:營業收入371.97億元(同比+23.78%),歸母凈利潤27.11億元(同比+62.26%),專利累計申請達1488項,授權604項,技術硬實力凸顯。

滕鑫新介紹,在資源布局上,華友踐行“海外資源、國際制造、全球市場”戰略:剛果金掌控鈷礦及伴生銅礦,印尼成為“二次創業主陣地”(含鎳、鈷),津巴布韋、阿根廷布局鋰礦,貴州畢節掌控4億噸品位22%的優質磷礦以及國內大力布局磷酸鐵鋰產能——這些全球資源儲備,為鈉電產業發展奠定了“原料自主可控”的核心優勢。

早在鈉電產業發展初期階段,華友就圍繞自身資源稟賦開啟了三大技術路線的探索:

層氧路線方面:作為華友鈉電最早產業化布局方向,華友始終保持技術層面的緊密跟進,截至2025年已有5000噸/年的前驅體綜合產能;

NFS路線方面:主打遠期極致性價比,無懼鋰價波動,已與頭部企業簽訂千噸訂單并已實現量產交付,截至2025年已有3600噸/年前驅體產能;

NFPP路線方面:因成本與性能均衡,當前是業內普遍認為是最有可能率先走出來的鈉電正極體系,當前正計劃通過集團賦能,通過友山鐵鋰產線協同復用,來快速構建NFPP正極規模交付產能。

為推動鈉電業務高質量穩健發展,華友鈉電明確“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華友新材料產業集團通過組織變革,在2023年成立了鈉電事業部,實現了基于業務領先型戰略的鈉電“業務獨立”;

第二步,待技術路線與產業化路徑清晰后進一步推進“法人獨立”;

第三步,通過集團資源配置形成獨立資產包、謀求內外部融資實現“資產獨立”,穩扎穩打夯實鈉電業務綜合競爭力。

聚焦NFPP,多維度構建競爭壁壘

滕鑫新在報告中強調,華友鈉電的當前核心業務戰略是“聚焦NFPP正極路線,依托資源一體化優勢,實現從研發到量產的快速突破”。這一戰略的落地,依托幾大核心支撐:

1.原料路線:從原礦出發,實現磷、鐵等重要生產要素自供;

2.資源一體化:磷、綠電、回收構建“雙碳”優勢;

3.量產能力:基于公司平臺化賦能,快速爬坡;

4.產業化合作:供應鏈、研發、產線、商務四維優勢鏈接產業鏈伙伴。

鉛替鋰補,攜手頭部構建產業生態

面對當前鈉電產業“鋰價低迷、融資降溫、路線集中”的現狀,滕鑫新提出“以差異化場景突破為核心”的發展策略,明確“鉛替鋰補”的市場定位。

針對兩輪車市場,臺鈴、超威等頭部企業積極布局,華友NFPP產品適配性強,已成為核心供應商之一。近期,臺鈴、超威、華友簽訂鈉電一體化戰略合作協議,構建了基于“材料-電芯-整車”全產業鏈合作新模式。通過共建鈉電示范園區、推動產品規模化應用、深化技術協同創新。

此外,滕鑫新還提到,近期,寧德時代發布鈉新電池通過新國標認證,純電續航超400km;天能推出啟停鈉電池,實現20C倍率放電與-40℃極寒適應;海辰儲能鈉電儲能電芯循環超2萬次——這些進展均為鈉電場景拓展提供支撐,華友鈉電團隊后續也持續通過自身一體化資源整合,深度融入行業生態。

以印尼為核心,打造海外產業集群

報告最后,滕鑫新將目光投向海外,提出“以印尼為戰略高地,賦能東南亞鈉電兩輪車‘油改電’”的規劃。

需求優勢:印尼作為“油摩超級大國”,燃油摩托車保有量達1.26億輛,家庭兩輪車擁有率超85%,但電動兩輪車滲透率仍較低;同時,東南亞清潔能源投資存在500億美元缺口,降碳需求迫切,為鈉電“油改電”提供政策與市場雙重機遇。

地利優勢:華友印尼基地所在兩島掌控67.6萬噸椰子資源(占印尼總產量23%),椰殼價格優勢顯著,可支撐鈉電負極原料供應;基地至中資兩輪車爪哇島產業集群(臺鈴、雅迪、愛瑪等中資整車基地)航運僅需2-3天,物流高效;

供應鏈優勢:印尼華能5萬噸三元前驅體項目已投產,友山科技規劃5萬噸磷酸鐵鋰項目(2026年量產),鈉電材料可依托現有供應鏈快速落地;印尼MHP副產硫酸亞鐵、三元前驅體副產物硫酸鈉等,均可直接用于NFPP/NFS正極生產,實現“副產物-鈉電材料”循環;

人和優勢:華友深耕印尼多年,董事長陳雪華多次與印尼總統、部長會晤,獲當地政策支持,為鈉電企業未來共建海外合作生態奠定了基礎。

未來,華友計劃攜戰略合作伙伴在印尼打造鈉電兩輪車產業園:材料端整合NFPP正極、鈉電負極產能;電池端聯合超威等布局電芯與Pack;產品端依托臺鈴等實現整車制造;終端覆蓋快遞、通勤、外賣、馱載等B/C端場景,形成“島內生產、島內消費”的閉環。這一布局既契合印尼“油改電”降碳需求,又能依托當地資源降低成本,成為華友鈉電海外突破的核心抓手。

“鈉電作為新型業務,沒準兒草窩里飛出個金鳳凰。”滕鑫新引用華友董事長陳雪華的話,點明鈉電產業的現狀與未來。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

ABEC 2025

[責任編輯:林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新聞熱線:400-6197-660-1

電池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