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現場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9月19日訊(林音 四川遂寧 圖文直播)9月18日-20日,“2025遂寧國際鋰電產業大會”在四川遂寧召開。本屆大會以“鋰向新質 智勝未來”為主題,聚焦鋰礦資源、液態鋰電池、固態電池、鈉電池、儲能等熱點賽道和話題,特邀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內外大咖精彩分享,特設新品技術展示、供需資源對接、產業基金專題對接、園區參觀等環節,匯聚行業知名院士、專家、產業鏈上市公司、專精特新企業、國內外投資機構等400+各界人士,共同探索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推動上下游供需共振,促進產業創新升級。
香河昆侖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專家孫春勝
19日下午,香河昆侖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專家孫春勝在本次大會固態電池分論壇上作了題為《固態電解質的產學研突破及電池行業技術發展》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固態電解質產業化技術發展、高安全電解質產業化技術發展、發展平臺的資源支撐、合作模式等,電池網摘選了其部分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資料顯示,2025年,全球新能源產業在技術迭代與市場擴容的雙重驅動下進入新周期。電解液作為鋰電池核心材料,正面臨液態技術迭代、固態電池商業化加速、鈉電產業化爆發等多重挑戰與機遇。
昆侖新材作為國內較早從事鋰電池電解液生產的企業之一,憑借在電解液領域20余年技術積淀與前瞻性布局,也開始向固態電池材料領域延伸布局。
固態電解質是實現高安全性、能量密度、循環壽命性能的關鍵。固態電池的產業化給上游材料帶來的最大的市場機會也在于核心的固態電解質。
從不同技術路線來看, 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是目前固態電池三大主要固態電解質。
孫春勝介紹,昆侖新材在固態電解質方面的發展戰略是各技術路線齊頭并進,重點推進(氧化物,硫化物,鹵化物及功能膜)的研發。
在固態電池領域,昆侖新材自2020年起便開展固態電解質研發,成果豐碩。
具體來看,硫化物固態電解質綜合性能優異,兼顧電性能與加工性能,通過電解質的摻雜與改性,能夠同時改善電解質以及電解質/鋰金屬界面的穩定性。
目前,昆侖新材硫化物電解質產品電導率已提升至12mS/cm,接近液態電解液的性能水平。通過優化鋰鑭鋯氧(LLZO)的界面穩定性,該技術已成功適配于高鎳三元及硅基負極體系,并已為行業內領軍企業送樣。
產能方面,孫春勝表示,昆侖新材硫化物電解質生產線現有10噸產能,另有100噸產能籌建中。
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在導電性和穩定性方面優勢相對明顯,昆侖新材NASICON型電解質Li1.3Al0.3Ti1.7(PO4)3實現了55-800nm的納米級粒徑控制,成本相比傳統方案降低了30%,預計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量產。
孫春勝介紹,昆侖新材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現有粉體產能100噸,漿料產能500噸,并計劃籌建1000噸粉體,5000噸漿料產能。
另外,昆侖新材還開發了全新鋰電池熱失控解決方案“ROClyte-GEL2”,一款高品質的半固態凝膠電解質產品,通過選用改良后的聚合單體、原位聚合工藝,幫助電池產品實現了“高能量密度、電池高安全性和出色電化學性能”的兼顧。電芯熱失控時,會釋放巨量熱量,此時,半固態凝膠電解液借助新型聚合單體的熱引發作用,迅速轉變為完全凝膠態,電解液隨之失去流動性,導致鋰離子傳導受阻,從而有效防止電池失效引發的連鎖熱失控反應。并且,該方案參考GB/T31484、GB38031測試標準,分別通過針刺、過充放、熱箱等多項測試。
“昆侖新材非常注重研發投入,不管是場地、人員、設備等等,還是資源整合,均做了大力支持,目標是跟優質客戶做協同開發,共同提升,服務于電池行業。”孫春勝還提到,“ 昆侖新材所采用的合作模式比較開放,可以采用合作開發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委托開發的方式,或者采用定制化的、緊密的長期合作模式,目前與客戶的合作開發已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以上觀點根據論壇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者本人審閱。)